智能大厦综合管理软件总体解决方案及软件架构
智能大厦综合管理软件总体解决方案及软件架构
一、大厦一卡通软件结构示意图
本方案以多层分布式架构一卡通综合管理平台为载体,前端可接入门禁设备、通道设备、电梯管理设备、车辆出入控制设备及消费管理设备等众多子软件设备,实现一卡通应用,后端通过统一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。
智能大厦综合管理软件支持RS485,TCP/IP等多种通讯方式接入以满足项目选型要求,向下提供多种标准接口,向上开放对接协议,在综合管理平台的统一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,实现智能大厦综合管理软件的统一配置、统一监控,从而达到管理便捷、数据直观与业务融合的目的。
智能大厦一卡通软件解决方案基于高端设计定位,具体如下:
1、针对各类人员实现 “统一认证、区别控制”的人员出入口管理;
2、针对各类车辆实现“快速停泊、智能收费”的车辆出入管理;
3、针对各类消费行为提供“部署简单、使用方便”的消费管理。
上述三大领域子软件使用同一张卡、同一个分布式数据库、同一个管理平台,实现高度信息化、现代化、智能化的综合管理软件,大大降低管理方的工作强度,并为使用方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。软件保持灵活的扩展能力,强大的开放接口支撑第三方集成。
基于一卡通平台,各个子软件通过业务中间层,共享数据存储、交换及服务,软件采用开放式设计,可开放OPC及ODBC标准接口,提供给其他品牌的子软件接入。
二、一卡通业务数据流特点
业务数据流
业务数据流是指一卡通子软件内从服务器到工作站,工作站到服务器及各工作站之间的数据流,通过园区局域网进行传输。一卡通软件的业务数据流都触发对数据库的某种操作。由于一卡通软件的各个模块功能可能分布于不同的部门,为使这些模块之间的数据同步和实现快速高效的WEB监控,中央数据库是必须的。同时,为了减轻服务器的负担,又要尽量做到数据的分布式处理。这使一卡通软件的数据库分为两部分:《1》中央数据库:位于服务器上。《2》本地库:运行在各管理子软件工作站上。本地库与中央数据库之间的同步数据流有三个方向: a) 中央数据库→本地库; b) 本地库→中央数据库; c) 本地库→本地库;
而发生中央数据库向本地库的数据流动有一个必要的条件:某一个功能模块操作了影响其它模块运行的数据,比如发行了一张新卡、挂失了一张卡等等。这样,一卡通的业务数据流可以总结如下:某一个功能模块对公用数据项的操作触发了并行的业务数据流。
控制数据流;工作站与其所带设备之间的控制数据称为一卡通的控制数据流,通过TCP/IP或RS-485总线进行传输。由于智能大厦综合管理软件可能控制到数以千计的门禁、消费机、车辆出入口控制器等等设备,控制方式包括以下几种:
控制本机设备;控制本局域网其它机器的设备; 控制远程设备; 这样,控制数据流有以下几个方向: 本机→本机设备; 本机→本局域网其它主机→设备; 浏览器→WEB Server→GateWay→设备;
第一个控制流是纯粹的控制数据。
对相关设备的操作也会导致对此设备相关数据库表项的操作。这样,控制数据流与业务数据流被同时触发。这要求网络软件必须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外,还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手段,可以实现业务数据流和控制数据流的解析。同时,还要保证开放性、先进性和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。
三、智能大厦综合管理软件体系架构
一、内部组成
从内部组成上看,一卡通软件由以下几大模块组成:
设备通讯模块:用于各控制主机与其所控制设备之间的通讯;
网络通讯模块:用于各模块之间在网络上的数据通讯,基于TCP/IP协议和socket机制。
中心数据库:储存一卡通软件所有的数据表;
本地数据库:储存本工作站所需的数据表;
数据库操作模块:对数据库操作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(位于后面);
网关模块(Gateway):负责网络的分发及数据路由;
WEB服务模块:提供基于浏览器(IE)的远程数据查询及实时控制。
从内部组成看软件结